返回

第三百八十六章 家国天下(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胆敢弑君;再者李相国今晨才赶到我尚未见到他怎么会知道他的想法?”

    崔涣却似乎没有感受到第五镝地语气听李清没有事先通气。他便???到我尚未见到他。怎么会知道他的想法?”

    崔涣却似乎没有感受到第五峭的语气。听李清没有事先通气他便立刻接口道:“我打算提议嗣宁王继位不知左相可赞成?”

    “不妥!不妥!”第五屿急忙摆手他探头向后看了看低声道:

    “嗣宁王是太上皇地子侄而太上皇已立了皇长孙那新帝要么是剔辈要么和太子一辈切不可再反上去宁王一系我也赞成但不一定非要是嗣宁王本人以他的子和孙继位皆可。”

    崔涣点了点头。有些事情李清不好直接提出必须得有人替他说出而第五椅是李清地心腹跟着他地立场走应该就不会有错了既然他也认为是宁王一系那十有**这事就定了。

    二人刚从石狮后转出就见一名羽林军飞奔着跑来他一眼看见第五椅连忙上前道:“第五大人相国命你火去见他。”

    第五椅与崔涣对望一眼。眼中皆露出会意之色。不用说。李清是要第五椅出面了时间紧急第五骑向崔涣告一声罪急忙随羽林军匆匆而去……

    一刻钟后。另一名内阁成员颜真卿和宗正卿李齐物也赶到了中书省除了兵部尚书李泌在宫乱后下落不明外。所有的内阁大臣皆已聚齐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虽然李清告诉他们。安禄山的叛乱彻底平息了。但没有一个人高兴得起来。

    政事堂内一片寂静几个大臣都各据一处低头想着自己的心事这时。大堂外传来脚步声李清大步迈入后面紧紧跟着左相第五梢。

    众人急忙起身施礼李清摆了摆手急道:“事态紧急。各位就不必拘礼了请坐吧!”

    待众人坐好。李清方心情沉重地道:“皇上驾崩虽是国荡但此事谁也无法料及现在大乱初平正是天下大治之时。应以朝局稳定为重。所以本相不打算追究在座各位的失职之责。也不想再兴杀戮、动摇国本除责令永王自尽谢罪外。其余之人暂时不予追究。各位以为如何?”

    他扫了一圈。见众人皆沉默不语。便点点头道:“既然都不反对!

    此事就这么定了中午开始全城可解除戒严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国一日不可无君现在紧急召集各位来就是商议立新君之事!我刚才和左相交换了意见。皆认为现在京城地皇室中唯有嗣宁王一系最为正统。适合继位而且我与左相都以为应立长不立幼不知在座各位还有没有别地建议?”

    立嗣宁王一系这是意料之中地事也能顺理成章。众人皆没有异议关键是立长不立幼。言外之意嗣宁王没戏了要么是李琳在外地为官的长子李照要么就是他刚刚得地宝贝嫡孙但事关重大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这次李清却没有独断专行他眼一挑问宗正寺卿李齐物道:“请问宗正寺可否同意?”

    李齐物今年已经七十岁他和李隆基是一辈之人。因他为人极圆滑所以几次沉浮他都能被再启用作为宗正卿李齐物并不乎谁继位。他担心的是李清篡位现在皇室微弱而李清手握军权、相权又刚刚平息了安禄山之乱威望如日中天偏偏他又姓李。如果他要趁机行篡位之事。将自己推上位也未必不可能但现在他只是想立宁王一系虽然嗣宁王是他岳父但大患已去。这点小节已经微不足道了。

    况且李齐物与李琳私交颇好就从这一点他也不会反对当下。

    李齐物便点头道:“下官早有此意嗣宁王长子照为人宽厚贤良可继位为帝!”

    他话音刚落第五峭便站起来道:“在下反对李照继位!”

    一语惊四座房馆与裴冕面面相视又要嗣宁王系即位却又不让其嫡长子登基真不知李清到底是何意思了但崔涣却立刻反应过来立嗣宁王系不假。只不过李清想立地是出生不足半岁地嫡孙李逸。立一个不足半岁地婆儿为帝。这天下大权还不就掌握在他李清地手上吗?

    崔涣狠不得给自己一个大耳光。连这一点都想不到。真是枉做了这么多年地官情急之下他不等第五屿说理由。便迫不急待站起来道:

    “我也反对李照继位!李照虽宽厚贤良。但能力却平平做守成之君尚可但刚才相国也说我大唐由乱入治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带领臣民重新开元盛世。在下建议立与太子适一辈

第三百八十六章 家国天下(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