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八章 请君入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好分头渡河这样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分

    ?”长孙全绪警惕地望了他一眼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了名义上自己是盟主可事实上谁先进关中谁就掌握的说话权。自己想掌大权。可他们也何尝不想呢?

    想到此长孙全绪干笑一声道:“兵贵神船就这么多若分头渡河岂不能耽误时间?卫将军着实多虑了!”

    卫伯玉见长孙全绪不听大急道:“可若是对岸有伏兵中途击截。该如何是好?”

    长孙全绪仰天哈哈大笑半晌。他才摇摇头。略带一点讥讽道:“我看卫将军是被崔乾佑杀破胆了我昨晚接到情报李清大军已抵达洛阳。中途击截!你以为会是谁?崔乾佑死而复活了吗?”

    “长孙全绪!”

    卫伯玉地脸涨得通红。“你休要欺人太甚!”黑暗中看不清楚。但可以从他话气中听出恼怒之意“你们去便是了。我自回汾州!”

    长孙全绪坐在马上一动不动一直等他掉转马头。才望着他的背影冷冷道:“皇上命我们全部进京。卫将军却敢抗旨不遵莫不是看河东空虚。想做河东王不成?”

    卫伯玉浑身一震。半晌。他才长叹一声道:“我卫伯玉一心为国岂能让你这种小人中伤。既然你不听我劝也由着你。我最后过江便是。”

    说罢。他一拨马头很快便消失在猎猎的火光中。长孙全绪一直待他背影消失才冷冷笑道:“谅你也不敢有二心!”他一转身马鞭直指南方厉声喝道:“渡河!”

    一队一队的士兵冲上渡船有几艘大船已掉转船头慢慢离开码头黑暗中只听见桨片划水声大船晃晃荡荡向无边无际的黑雾中驶去。

    船去船来一直到东天空露出一丝青明之色运兵才渐渐到了尾声最后未过河地都是粮草辎重十万大军密密麻麻排列在河岸上寒风凛冽冻得他们直打哆嗦。

    长孙全绪寻到了刚刚过河地卫伯玉大笑道:“卫将军‘中途击截’这是谁说的话?”

    卫伯玉寒着脸却不理他就在这时对岸隐隐传来一些动静原来整齐的火光忽然凌乱起来随即熄灭了不少。

    长孙全绪大吃一惊他策马冲到河边拼命向对岸看去但雾气深沉除了隐隐的火光什么也看不见他心里明白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难道是云梯太重压塌了大船吗?不象!不象!’眼看对岸的火点越来越少长孙全绪心急如焚偏偏又得不到消息忽然对岸燃起一堆大火火光冲天在灰蒙蒙的雾中显得异常刺眼。

    “长孙将军!赶快离开河岸我们中埋伏了!”卫伯玉飞跑而来跺脚大喊道:“这是袭击我们的粮草但真正埋伏在我们这边!”

    话音刚落一名斥候狂奔而来大声报道:“大将军二里外有大军将我们包围足有数十万人东、西、南三面皆无路可走!”

    长孙全绪呆住了他忽然明白过来李清东去不过是个幌子他真正地目的是在收拾自己这样说来所谓潼关三千兵城池修缮等等都不过是个诱饵引自己上当罢了。

    他慢慢走到卫伯玉面前满面羞惭道:“伯玉悔不听你之言这下可如何是好?”

    “长孙将军不用担心事情并不是你想地那样坏。”卫伯玉想了一想沉声道:“我知道李清不会放过我们本以为他会在我们渡河一半时截击但没想到他还是放我们上岸这就说明他无意消灭我们恐怕只是想夺我们军权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两条路可走。”

    “卫将军请讲!”

    “一条路就是体面地投降于他将军权交出去我们或许还能捞到一官半职而另一条路嘛!”卫伯玉回头看了看被雾气笼罩地河水叹了口气道:“刚才渡河时我现有些地方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如果运气好再等两天河面或许就能冻起来那我们便可直接过河。”

    长孙全绪抬头向东天望去一抹霞光已经隐隐探出头他不由苦笑一声时令未到怎么可能结得起冰粮草还在对岸不用说等两天。今天士兵们的早饭就已经没有着落了。

    这时。远处一群士兵簇拥着一人快步走来一名军士向长孙全绪禀报道:“将军右相派人来了!”

    说话间李清的特使已经走来只见他一副文官打扮约三十余岁步伐坚定。目光中透出自信他上前施一礼道:“在下安西军判官韦应物。见过长孙将军!”

    长孙全绪已经从紧张中平静下来。他亦拱手还礼道:“请问相国何在?”

    韦应物回身一指远处道:“相国就在军营命我来请长孙将军前去叙话!”

    “这.帅。自己理应受他节制。但自己渡了河。已经和他撕破了脸以他地心狠手辣。自己还能不能从他手里活着出来他心中一阵紧张。回头偷偷望了一眼卫伯玉。向他投去求援地目光。

    卫伯玉却上前一步道:“相国有令长孙将军自当遵从。末将卫伯玉不才。也愿陪长孙将军前往!”

    韦应物心中对卫伯玉暗暗

第三百七十八章 请君入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