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制现在却变成二虎相争死一个不要紧就怕影响了大唐的西域稳定这也是他当初考虑不周所致。有心将高仙芝调回来可他又担心李清压不住高仙芝的旧部.
这时一名太监在门口禀报。李相国来了.
李林甫正好有紧急大事要求见李隆基由于财政吃紧盐铁监将盐价调到每斗一百五十文结果引各地盐商闹事以扬州最为严重已经死伤多人.
李林甫却在半路遇到了宣旨的太监他听说李隆基盛怒立刻将他准备上奏的折子派人送回家去.
他想上奏的就是这次盐商闹事的根源朝廷严重地财政问题主要原因是宫里的开支月月增加现在才是八月但宫里地开支已经突破五百万贯仅仅一个降暑费去年是二十万贯可今年就达一百万贯这样下去本还有秋猎、冬巡到年底时能控制在八百万贯内就是万幸了大唐一年的各种税赋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千万贯可宫里地开支就去了近一半还要负担军费这样下去地方上只能不吃不喝了.
作为宰相李林甫也整日为财政吃紧忧心忡忡但他却没有张九龄、姚崇等人的直言敢谏面对严峻的形势他最终还是在国家兴亡和个人得失之间选择了后者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再加上后期杨国忠的无能最后安史之乱爆.
李隆基自然不关心财政用度在他看来钱不够用就加盐价或者是扩大专卖的范围年初时将铁、茶、酒都纳入了专卖范畴六月天快热时又将硝石列入专卖这却是李清惹的祸他的硝石制冰法已经是常识用冰降温早成为度夏地选.
李隆基关心的是他的帝位他的天子尊严他叫李林甫来就是想和他商量如何处理高仙芝.
李林甫匆匆地看完李清的奏折不由倒吸一口冷气高仙芝竟敢如此大胆擅自处死国王纵兵洗劫拓折城而且他本人还倾囊了石国的宝库.
虽然李隆基没有表态但他既然将这奏折给自己看就表明他要动高仙芝了否则大可一笑了之.
作为皇帝很多事情不能对大臣说出口必须要下面地臣子去意会、去揣摩一方面可以威慑臣子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能保住皇帝的体面总不能恶某某人就大喊推出午门斩了这录史者地笔可在呢!后世的朱元璋出身草莽不懂得这些才最后在史上落下个残暴的把柄.
否则尽可学学武则天弄几个酷吏出手最后再杀之谢天下李隆基也是这样用李林甫替他除异己最后李林甫死后再鞭尸以博取天下的感恩.
李林甫是揣摩圣意的高手他心念在迅转动立刻想到李隆基这一定是投鼠忌器怕高仙芝一怒反了所以才要自己出面既然要自己出面那就不是想杀他.
“陛下臣的意思最好让高仙芝进京述职再授之予高官养在京中这样也安了他手下的心.”
“述职?”李隆基走了两步忽然淡淡道:“述职要到明年初还早呢!”
李林甫眼珠一转立刻有了办法他笑道:“再过一些日子就是贵妃娘娘的寿辰吗?臣恳请陛下命各边将献俘高仙芝攻打小勃律、朅师国有大功可事先封赏再命其进京谢恩!”
李林甫的办法正是拿住了高仙芝的死穴他在天宝六年攻打小勃律抓获的国王、吐蕃公主、后来的朅师国王都关押在龟兹如果进京献俘这等风光荣耀之事他怎能让给别人再加上封高仙芝显爵必然会亲自前来谢恩受赏那时再养他在京便可万无一失.
李隆基笑了“你这个宰相花花点子倒不少朕可没有你想得那么远.”
他微微点头算是口头答应了李林甫给贵妃娘娘过寿辰的请求剩下的事就是他去操办了.
李隆基忽然回身高声道:“传朕旨意高仙芝破敌有大功于社稷加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密云郡公赏钱五千万绢一千匹并特准荫其子二人.”.........
待李林甫走后李隆基沉思良久高仙芝进京之事算是解决了可李清和他关系僵冷他又怎么可能将军权交给李清这也是个值得商榷之事.
高力士在一旁却微笑不语他就是李隆基的蛔虫这个问题早就替他想好了答案李隆基若有所感抬头向高力士望去忽然抚掌笑道:“朕倒把你忘了你说说看怎么替朕解开这个结?”
“老奴以为石国之事大伤胡人之心非皇子出面不能安抚但皇子出面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陛下不妨让皇长孙出使西域安抚安西军和西域各国.”――――-ˉ―-ˉ―――――――――――――――
历史小贴士:历史上高仙芝屠杀石国后被召回述职李隆基准备调他为河西节度使但河西节度使安思顺使计不肯让职最后李隆基决定封他为右羽林军大将军这其实就是明升暗贬的手法由此可见高仙芝在安西的一些做法确实使李隆基对他不满不过这时怛罗斯之战爆为了不影响战局高仙芝又返回了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