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夺取小勃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声在黑黝黝的山谷中激荡勇猛唐军士兵骤然从山谷杀出他们俨如一条黑色的巨龙又如同决堤的洪水咆哮、奔腾杀气席卷整个大地连兴都库什山也为之颤抖、变色。

    阿弩越城上的唐军惊呆了、朅师军惊呆了甚至连过桥到一半的吐蕃军也哑了口不知所措地停住了脚步是进!还是退?新修的藤桥开始不安地扭动起来。

    但唐军却没有任何迟疑他们的目标直奔新修的藤桥那里也是朅师人用重军防护的地方李清的大军在昨日便抵达了阿弩越城但他没有立即出击他在寻找最佳的战机奔波千里的虎没有吃到肉是绝不甘心的他不屑于软弱的朅师人他要重温往日沙州的辉煌他要让吐蕃军饮恨在娑夷河谷不管它是一万人还是十万人。

    在犀利的唐军精锐面前。朅师人骨子里对大唐地恐惧开始作了他们两腿软战战兢兢地迎战但在他们眼前迎面而来的是排列整齐人墙一把把雪亮陌刀在他们眼前翻飞人数虽然只有数百但气势如山倒血肉、断肢瞬间在空中飞舞哀嚎声、歇斯底里的恐惧叫喊。

    这是李清特地带来的五百陌刀手由豆卢军的陌刀将田珍和荔非元礼率领。他们是一只铁拳在攻坚时将挥特殊的作用。荔非元礼在去年重返豆卢军但他一直不得白孝德的重用。憋屈了近两年一直到李清回来此刻他象一头狂暴的猛虎在朅师军中劈开了一条血路直冲上藤桥他凶恶无比的相貌和残暴地屠杀。令人敌人心颤胆寒。

    部署在桥头的朅师军约三千人大多是步兵由于吐蕃人开始渡桥大部分朅师军已经撤回到大营开始做进攻阿弩越城地准备此时还剩一千人左右。这就是李清所等的最佳战机。

    唐军地突然杀出令留守在桥头的朅师军措手不及加之百年来对大唐臣服形成地怯弱就俨如背主的家奴。在威严的主人面前等不到大营的主力过来援助他们心理在瞬间便崩溃了他们丢盔卸甲、丢掉兵器向大营溃逃。

    李清并不在意朅师人他的重点是吐蕃军此时被激出杀性的吐蕃人即将冲到桥头最近的离桥头已不足二十步已经可以看见他们血红地眼睛可以听见含糊不清地疯狂的叫喊拆桥已经来不及了。

    “陌刀手堵住!弓弩手上!”

    “刀盾军护外围!”

    命令简短而急促但唐军立刻随命令迅地变化阵势动作干净整齐、准确到位和中原的府兵不同安西(包括豆卢军)的士兵大多是世袭的军户也就是职业军人他们远比普通的士兵训练有素加上装备精良所以安西地兵力虽不多却能称雄西域就是这个缘故。

    随着李清的一道道命令五百陌刀手迎敌而上堵死了吐蕃军唯一的通道

    ‘蓬!地一声两支军队猛烈相撞激起地不是浪花而是漫天的血雾藤桥剧烈的摇晃起来不时有人被杀跌下山涧惨叫声在山谷中回荡显然地形对唐军更加有利二里长的藤桥上已经密密麻麻挤满了吐蕃军他们在对岸的总兵力达到三万人而唐军只有数千人只要能冲上岸那胜利就属于他们。

    但现在的情形绝不是人数多就能取胜路只有窄窄的一丈宽最多只能容五人并肩通过尽管他们野性作尽管他们的怒火要熔化一切可惜他们对面是大唐最凶猛的军种陌刀军重铠、长刀是吐蕃人长剑所无法匹敌。

    更要命是分布在两旁的一千弓弩手他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弓箭尤其是专门针对吐蕃人锁子甲而设计透甲箭更为犀利。

    南霁云在左、荔非守瑜在右两人仿佛竞赛一般各领五百军控弓箭千弓同张万箭齐霎时之间矢如雨注箭若飞蝗就算吐蕃人用盾牌左右护卫也难以抵挡残酷的锋镝噬血百步内几轮箭后藤桥上便空无一人后面的吐蕃军无不魂飞魄散掉头便跑但已经来不及了唐军砍断了藤桥随着藤桥下坠数百名吐蕃士兵最终没有能逃回对岸全部丧身娑夷河。

    随着藤桥被再次砍断战争天平迅倒向唐军不等阿弩越城内的唐军出来夹击李清的东路军便已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朅师**杀得大败而逃此一战杀死朅师**五千余人俘虏三千人只有不到千人逃回朅师国而唐军仅损失二百余人可谓战绩辉煌。

    近午时分阿弩越城外一片寂静李清站在一座小山冈上扫视战场唐军有的在清点物资、有的在救助伤员一队一队的俘虏从山冈下垂头丧气走过。

    “都督你找我吗?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夺取小勃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