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怔地望着李清能看透这一点的。长安官场中实在没有几人。恐怕除了他和高力士外便只有此子了难怪自己
在他手上确实不冤啊!也难怪皇上动太子前一定要若他在恐怕又是另一个局面了。
想到此他暗叹一口气拍了拍李清的肩膀再一次道:“我有二十五个女儿。除了几个已嫁人地外其余随便你挑就算是为妾也无妨。”
他说得异常诚恳李清却似乎没听见只淡淡一笑道:“朝野皆说皇上欲以国舅替相国其实我倒以为皇上尚在犹豫之中未必真下定了决心。”
“此话怎讲?”李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仿佛如晨钟暮鼓。在李林甫耳畔敲响他也故不得相国应有的矜持一把抓住李清的胳膊急道:“快快说与我听!”此刻就算李清将他所有地女儿都要去。说不定他都会答应了。
“关键还是在杨国忠地身上他野心虽有但能力太差他若为相有几个大臣服他?象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安思顺之流又有几个买他的帐?他不过是借了裙带关系才扶摇直上。无功无为安能和掌了十五年的朝政的李相国相比这一点皇上焉能不考虑所以皇上才用‘小三司’来调查相国级别低不说还要他们再去咸宁这一来一去至少也要一月。难道他不知道赵奉璋那里证据皆全吗?”
说到此李清直视李林甫。语气肯定地道:“由此可见皇上动相国的决心并没有完全定下来他让人去咸宁调查目地其实在拖延时间、是在观望若杨国忠手段厉害真有取代相国的可能那他便会顺水推舟罢相换人若杨国忠能力不行皇上必然还有另一套方案。”
不知不觉间李林甫完全被李清牵住了鼻子他沉吟片刻又道“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依侍郎看我现在该如何应对?”
“很简单让杨国忠软下来便是了皇上一旦对他失望自然会采用第二套方案这样相国就会有惊无险度过此难。”
李清身子略略倾向李林甫低声道:“可双管齐下一是死抓住杨暄杀人案不放让万年县不配合大理寺所需证人证物皆不给全同时又命大理寺三天内结案若结不了案便将此案转刑部这是一;第二是先放出风去说苏州纵火案是庆王派李俅所为我再拿一点李俅的表记给相国相国派人送给庆王命他向杨国忠施压否则就掀开此事如此双管齐下我想杨国忠应该会软下来。”
李林甫长长地吐了口气果然布局巧妙、步步狠辣若李隆基不用杨国忠而用李清来替代自己那自己是必死无疑了他忽然警惕地看了一眼李清‘此人口口声声说皇上有第二套方案会不会这第二套方案就是用他本人来取代自己所以他今天才来助自己。’
李林甫越想越有可能他揉了揉硕大的鼻子干笑一声对李清试探道“侍郎这次肯帮我若我度过此难我定保举你为工部尚书。”
“其实我今天来拜访相国是有事相求!”
李清瞥见李林甫眼中有异样地神情知道他心中起了疑心本来彼此就是互相利用坦白地说倒可以消除他的疑虑。
果然李林甫听李清有事相求这才略略有些放心笑道:“侍郎有话请直说我若办得到一定会答应。”
“朝中的勾心斗角我已经腻烦了再者庆王、杨国忠之流对我恨之入骨欲杀我而后快我确实也防不胜防所以我考虑再三还是想返回西域希望相国成全。”
李清的要求并没有使李林甫意外他明白李清地想法现在朝中局面混乱所以他是想到外面避祸等新皇登基再回京为官李林甫知道这就是李清的条件了自己若不答应那警告庆王地信物他也不会给自己甚至刚才说讲地一切都通通作废。不过李林甫却有自己的想法若李清去了地方那自己所担心的威胁也就消失了这是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
想到此李林甫慨然应允道:“侍郎既已决定再去戍边我只得恭敬不如从命了明日一早我便向皇上递奏折。”
停了一停李林甫又试探地问道:“那刚才侍郎所说之事就是李表记.
李清轻轻捋了捋短须眼皮一垂慢条斯理地说道:“放心!只要相国向皇上提出外放我一事李俅的表记我自然会双手奉上。”
.
写再返西域地目的是想写天宝十年的罗斯之战然后安史之乱提前爆拥有雄厚实力的李清率军杀回长安平定安史之乱重新演绎一遍充满了权谋诡异的马嵬坡哗变。
另外五月开始将有分类月票奖了老高的大唐有希望上榜恳请大伙儿支持我会写出一个圆满地完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