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可能。是有人想诬陷为臣而毒刑相逼杜有邻。屈打成招作的伪证!”
说到此李清眼睛逼视着王:所言那好能否请杜大夫到朝堂上来当面对质我是几时给他说过这话?他既然听到为何不向韦大人报告不向陛下报告倒是陛下要封赏我时这话便冒了出来。这又是何居心?陛下请准微臣所奏。提杜有邻上堂对质!”
“大胆!你一个六品小官尚无上朝资格便敢在含元殿当着陛下和全体朝官地面咆哮成何体统!”
说话的是陈希烈他一见到李清便想起了李林甫所言自己在南诏受的苦都是此人干的心中的无名烈火便腾腾燃起又见李清言语锋利毫不留情心中更是恶他到了极点便再也忍不住出言怒斥于他。
李林甫此时却惊出了一身冷汗从李隆基出人意料地宣李清来对质他便开始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妙而此时他更看出李清的真实目地并不仅仅是为自己辩护竟隐隐含着为杜有邻翻案的企图杜有邻此时已被打得遍体鳞伤若真上朝堂说是被逼供再引出柳绩诬告之事那自己的一番心血岂不白白流失他刚要出面打圆场缓和气氛不料陈希烈却冒失插口又给火上浇了一瓢油再出面制止已经来不及李林甫心中不禁大喊糟糕。
果然李清斜眼看了看陈希烈微微冷笑道:“陈相国你如此心虚害怕竟然抢在皇上之前来制止于我难道是你逼供杜有邻来诬告我吗?”
陈希烈资格是老虽列班左相但论手腕和谋略却差李林甫太远也正是这个原因李林甫才选他来作自己的副手无所为也无所错空占个名额此人最大的特点是见风使舵原本是张九龄手下后投靠李林甫杨国忠迹后又投靠杨国忠最后安禄山攻占长安后他又投降安禄山被封伪相助纣为虐最后遗臭千年。
他每日沉溺于女色精力透支过多又加上年老体衰头脑自然有些糊涂此时被李清一激他顿时火冒三丈竟没注意到李林甫给使的眼色更加厉声喝道:知自省反而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这等小人亏我还推荐于你真是我瞎了眼。”
李清立刻抓住了他的话跪下对李隆基恳切道:“陛下连陈相国也认为臣有不轨之心事关为臣的名誉请陛下恩准臣的请求提杜有邻来和为臣对质若他真有证据证明臣说过此话臣甘愿一死谢罪!”
话到这个程度太子李亨也明白了李清的意思他心中大喜立刻向韦坚使了个眼色韦坚会意立刻上前一步对李隆基道:“既然王御史言词凿凿言杜有邻告李将军有谋反之意臣为出使南诏地主使更是责不可推臣有几件事也想和杜有邻当堂确认也请皇上恩准。”
帝王之术的核心便在于权力平衡自古如此今天亦然不仅要考虑上层贵族官僚地利益也要解决底层百姓的民生要平衡不同党派、不同利益集团、不同阶层地利益之争但有一点是根本那就是绝不许一派坐大李隆基对杜有邻案的态度便是这样他从李清那里知道此案是冤案但却想利用此案来敲敲李亨便交给李林甫严办但昨晚李林甫的结党密会还有刚才李林甫一党对提拔李清之事的围追堵截朝堂之上竟无一人敢帮韦坚说话李隆基的心态此时开始有了些转变难怪高力士要帮太子说话两派的力量对比确实有些过于失衡了。
今天李林甫在杜有邻一案上的表现是有扩大的趋势这却让李隆基心生了警惕若真牵连过多势必会引太子官员大规模投靠李林甫这又是李隆基不想看到地结果。
而现在李清抓住这个机会要为杜有邻案平反权衡再三李隆基便也决定就势收手不再追究下去借李清要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了掉杜有邻一案同时也将李清彻底推入太子一党中断了他独善其身地念头。
想到此李隆基终于点了点头对李清道:“此事事关爱卿名誉朕决定要将此事查清还卿一个清白!”
他脸一沉拉长了声音道:“传朕口喻提杜有邻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