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返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大唐万户侯无弹窗 的长安已到仲春阳光从窗格里透射进来将暖意带内屋角蟠龙玛瑙炉内青烟袅袅房间里异香弥漫暖洋洋地空气中洋溢着催眠的味道。

    但大唐皇帝李隆基却没有丝毫睡意他在御案前奋力批阅奏折堆积如山的奏折压得他的心中沉甸甸的他已经几天没有进御书房了但每天来的奏折却并不因此而中断。

    前几日是他的六十岁寿辰(注)举国欢庆张灯结彩尤胜上元节且都是官家出资李林甫又刻意讨好所耗费的钱帛不计其数可在奏章里却只字未提李隆基也猜得到只是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个数字。

    批着阅着他开始觉得头脑眩晕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望着堆满案的奏折李隆基暗暗叹息一声心中竟产生一种畏惧。

    这也难怪他已是六十岁的老人可仍然象年轻人一样夜夜行房怎么还能有精力应付纷繁的国事或许无数朝代的衰败都是种因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好色自然要透支精力透支了精力自然就会昏庸。

    当然不能指责红颜祸国也不能一味责备君王好色有自制力的人毕竟是少数问题的关键是君王为何能拥有如此多的女人打住有点走题了。

    李隆基将一叠奏折随手一推奏折斜斜倒下桌上地上。落得到处都是他按着眉头颓然地倒在椅子上。

    ‘高力士!’

    李隆基低低呼唤一声却没有人答应一阵轻快地脚步声走近

    “皇上老奴在!”声音低微而悦耳。

    不是听了几十年的声音李隆基登时记起高力士操劳他的寿辰。累得病到了他抬起疲惫的眼皮眼前是一名约四十岁左右的宦官和一般宦官普遍白胖相反此人面皮微黑、身材高瘦若不是他声音尖细。乍一看倒象一名从西域归来的将军。

    他也是李隆基十分信任的宦官名叫边令诚在高力士染病期间暂代替他几日不等李隆基吩咐他手脚麻利地从地上拾起奏折轻轻将它们放在桌上随即垂手站在一旁等待皇上吩咐。

    “你帮朕分一分中书省传上来的放一边翰林院传上来地则放另一边。还有就是御史的折子单独放置。”

    这是李隆基的批阅习惯以往的高力士不等他吩咐。总是会做的妥妥帖帖如今高力士不在。这些小事也需要他亲自安排了。边令诚答应不一会儿便将上百本奏折整理完毕御案上只剩下小、中、大三叠折可见边令诚对大唐的人事结构十分熟悉。

    “做得不错!”

    李隆基赞了一声却现了一个奇怪地现象在御史类竟只有一份奏折孤零零地躺在那里。

    “难道天下真是太平吗?”

    李隆基笑了笑随手拾起奏折。只看了两行便立刻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他又翻回封面是御史中丞王鉷上的折子说姚州都督李弹劾果毅都尉李清在东假传圣旨擅自封寒崇道为南宁州都督洋洋洒洒数千字说得活灵活现每一个细节都讲到了仿佛亲耳所闻、亲眼所见。

    李隆基又看了几遍心中一阵冷笑他相信这个李说的是真的李清也敢这样做他若不敢就不可能替自己解决如此棘手的南诏问题问题不在这里王鉷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份奏折李林甫怎么可能没看过上面却没有他的批阅而且御史的奏折就只有这一本可能吗?

    借别人之手行事这是李林甫的一贯做法只一眼李隆基便看透了李林甫地心思他嫉妒李清在南诏的功劳恨他与韦坚合作欲对他下手。

    李隆基心中忽然一阵厌烦随手将这本奏折扔给边令诚道:“宫里人中你算有几分见识你来说说这事如果是真朕又当如何处置?”

    边令诚望着奏折仿佛在看一块诱人地胡饼他想看吗?他想看他并非自幼入宫年轻时他也曾饱读诗书游历大好山河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这曾经是他的梦想‘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也曾为他向往但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返京-->>(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