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可能帮王爷什么忙王
管说。”
李琳象是想到什么仔细看了看他脱口而出“贤侄可有婚配?”话说完可又觉得不妥“罢了!罢了!”他无奈地摇摇头上轿走了。
李清听他忽然问及自己婚配又想起昨日遇到李怀节之事暗忖道:“难道李怀节真的向皇上求亲了吗?”他望着他步履蹒跚似乎老了十岁让人怜悯又想他对自己的恩情李清报恩之心沛然而生。
这时一名高大白胖的宦官带着几个小太监大摇大摆走出来左右东张西望大声尖叫道:“哪位是剑南李参军。”
李清连忙举手高声应道:“在下便是!”
不料那宦官瞥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却没理他依旧探身张望尖着嗓子继续问道:“我再问一遍哪位是剑南李参军。”
这里就只有自己一人他何须多问李清心领神会从怀中摸出两颗鸽子卵大小的明珠握住他手暗递去“在下便是剑南李参军。”
这些珠宝便是海家要送到吐蕃之物被高展刀从船上拿到它和走私无关自然被李清没收‘充公’。
那宦官手搓捏一下眼睛立刻笑眯成一条缝白胖的脸上象绽开一朵花连声怨道:“你怎不早说太子殿下召见你请跟我来。”
东宫的主殿叫明德殿是太子处理公务和接见朝臣的地方但那太监却领着他穿过一道又一道的门在小巷里弯弯曲曲而行仿佛在走一个迷宫。
“李参军见太子的规矩很多你又是第一次进宫得先学会行礼等太子有空了再来召见你。”又多补充一句“等会儿你给崇文馆那帮酸儒说一下你不见太子面这礼仪至少可以少掉一半。”
李清听说还要学礼心中着实郁闷事情紧急怎容如此磨蹭他不识宫中品衔只看这中年宦官走路趾高气昂便推想他不定是个管事的笑笑问道:“不知公公尊姓大名我回去后逢年过节也好托人送些成都的土产来。”
这句话那宦官爱听他立刻笑咪咪道:“多谢李参军美意咱家叫李静忠是伺候太子的老奴才以后李参军有事咱家不定帮得上忙。”
‘李静忠!’李清心中突地一下难道他就是李辅国不成他只记得李辅国是后来改的名至于原来叫什么他却不知道不过看这宦官的年纪和气势又姓李人李清思量一下决定还是压下这一宝他从手上抹下一只祖母绿戒指塞了过去。
“李公公说得不错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谁没个难事我这人就喜欢交朋友若李公公不嫌弃咱们交个朋友如何?”
李清猜得不错李静忠便是后来的李辅国辅佐李亨即位又杀张皇后拥立代宗李豫权倾一时中唐宦官乱朝便从他开始。
李静忠早就瞥见李清手指上那颗极品祖母绿见他终于送来心中欢喜之极太子做事谨慎约束手下极严所以他虽是太子的心腹但平时油水也不多太监不能人道自然对财物尤其看重这是天性就如同狗天**啃骨头一般。
他见李清出手如此阔绰有意和自己结交又知道他是章仇兼琼派来的人一定有什么急事李静忠迅平衡了公与私之间的关系微微笑道:“李参军将咱家当朋友咱家怎能不帮忙你跟我来。”他竟不再领李清去什么崇文馆而径直朝太子的内宫走去。
太子接待朝臣的规矩极严若非宗室一般的朝臣只能在明德殿接见且有书记官记录将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要记录下来上报给唐明皇更不允许太子擅自出宫静忠去办李静忠故而也有一定的特权这就是李清善于变通才得来的运气若他不结交李静忠而是正正经经去明德殿没有机会拿出证据搞不好连进殿门的搜查关都过不去。
况且就是拿出来太子又敢要吗?
李静忠先找了一件太监的衣服给李清换上见他无须又将领子拉高一点将他喉结遮住这才领他穿过几条小巷从一扇偏门进了太子的内宫一路上侍卫戒备异常森严李静忠只管大摇大摆的走也没有谁敢问他一下只是李清不停地摸着这太监的衣服心中实在难受之极。
.
大唐太子原名李忠立为皇太子后改名为李亨这个新年他一直便过得闷闷不乐自去年柳升坐赃案后李林甫便抓住机会一道一道给他下套子铲除他的李适之最近再一次听到宫中线报李林甫密告李隆基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欲拥立太子即位而李隆基竟一连几夜都没惧起来这和当年废前太子李瑛时是何其相似。
他刚刚送走嗣宁王李琳昨天夜里宫中传来消息皇上忽然改变主意竟有意将李琳之女李惊雁下嫁契丹李怀节不用说这一定又是李林甫手段
第九十五章 初见太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