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兰花*春以为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与兰共芳。那些兰,听着清歌曼舞,照着桨声灯影,亦出落得幽雅无比,脱尘脱俗,不负主人意。不时有慕名者登门拜访,赏花,谈诗,观画,更为一睹佳人风华。

    书中又载,马湘兰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但凡事有利即有弊,她不是圆滑世故之人,又有重义轻财的洒脱个性,如此便时常给自己招来祸端。有一次,昔日曾遭湘兰拒之门外的客人,今时已成礼部主事。此小人有意寻衅,便借了由头拘捕湘兰,并在堂上存心羞辱:“人人都说马湘兰了不起,今日看来,也不过是徒有虚名。”马湘兰却临危不惧,以一句“正因昔日徒有虚名,才有得今日的不名奇祸!”反唇相讥。于是,主事主审皆恼羞成怒,更是不肯轻易放过马湘兰,搜刮钱财,逼迫入狱,手段极其阴毒。

    而这时,没有早一步,亦没有晚一步,王稚登出现了。就在马湘兰“披发徒跣,目哭皆肿”的情况下,王稚登利用关系四处周旋打点,方才让湘兰脱离了险境。再豪爽的女人亦是女人,尤其在受到打击,无比脆弱的时候,更渴望有一个臂膀能够倚靠。况且,搭救她的人,还是当时的吴中才子,书法名人。命中注定一般,湘兰爱上了他。

    王稚登,字百谷、百榖、伯榖,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等。虽一生布衣,但有文名,善书法,曾拜吴郡四才子之一的书画大家文征明为师,入“吴门派”,创“南屏社”。文征明逝后,王稚登振华后秀,重整旗鼓,主词翰之席三十余年,著作丰硕,并有书法贴传世。

    虽如此,但我对他依然无甚好感。在我看来,他怎样的姿态,都是负了她。而他最大的成就,便是得了马湘兰一世幽兰的倾心。“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看似风义得通透玲珑,看似圆滑得没有棱角,可几十年的若即若离,让湘兰欲罢不能,痴迷一生,这种聪明,俨然就成了伎俩。

    彼时,马湘兰亦知王稚登已有妻室,薄命怜卿甘做妾,她依然想委身于他。她视王郎是世间难得的有心人,他对她有恩,她想用整个身心来还。可他偏不愿,说辞甚是仁义,正气凛然:“脱人之厄因以为利,去厄者之者几何?”意思是,我救你脱离危险之境,并不曾想要图姑娘什么呀。王稚登的拒绝着实让马湘兰好不失落,但同时又让那君子形象进一步深植湘兰心中。湘兰这边是爱之深,恋之切,怎肯轻易放弃,她始终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有一天,她的王郎,会欣然接受自己。

    后来,王稚登举家迁往姑苏,却又与身居金陵的马湘兰保持了三十年的书信往来。

    三十年,她是“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扈,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看过一轴关于她中年后的画像,幽人独卧,云鬓委地,红颜未老,却为她的春闺梦里人,夜夜斜倚熏笼坐到明。

    三十年,他们谈诗画,谈风月,谈世事,谈人情,只是不谈婚嫁。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她是兰,就送

兰花*春以为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