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还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地,或挑桶出门,或自晾晒僧衣,见有香客上门,微微停下稽首施礼后便依然各做手中的事,仿佛未见我们身后的奉品,竟无一人前来接待。

    我见到她们这副荣辱不惊的地表情,倒不由的生起了几分兴趣。即便是偌大的灵隐寺,如果得知朱家夫人要前去进香,也必是一群人早早地恭候在门口相迎了,惟恐怠慢了分毫。,这庵堂显然已久未有香客上门,却好似还依然不在乎是否有香客前来贡献供品香油。

    我正在惊讶之际,前面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远道而来,贫尼有礼了!”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中年尼姑面色淡然地立在堂口,正向我们垂头稽首。

    “我等冒昧前来打扰大师的清修,还望大师见谅才是。”娘亲也双手合十还礼道,面上无丝毫嗔意,我也笑嘻嘻地跟着娘亲打了个喏。

    那尼姑抬目有意无意地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道:“施主请随我来!”转身率先进入佛堂,我们随后跟了上去。一跨进殿堂,仰首便见佛堂的莲花座上,端坐着一座泥塑的观世音菩萨,只见她盘膝而坐,手持柳枝净瓶,神情即庄严又慈祥,一双美目似乎正朝着我们微笑。这座泥塑像雕刻简单,涂料的颜色也不甚鲜明,远不如我前世所见的各类观音像精致,但不知为何却使人觉得其非常生动灵活,更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敬意。

    我不由地收敛起嘻笑之态,跟着娘亲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拜完后,娘亲吩咐献上白米一担,香油两桶,以及黄金百两作为香火钱。那中年尼姑也就是庵主静水师太依然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淡然的神色,无悲无喜,仿佛只不过受了普通香客的一小瓶香油而已。

    娘亲仿佛早已料到会受到如此冷遇,微笑依然不变:“久闻静水师太佛理深奥,弟子接触佛道尚浅,还望师太指点一二。”

    静水师太道:“心中有佛,处处借佛,佛理无深奥,只在人心尔。施主请到禅房奉茶。”

    我们随她来到禅房,只见四壁清淡,几无摆设。只有一床一桌两椅,娘亲随同静水师太坐下后,二人便开始讨论起佛经来,我初时还坐在床上陪同,听了一会便坐不住了,打了声招呼后,便独自去庵中其他地方逛了起来。

    其实这静水庵也没什么好逛的,八九间屋舍我一会就转完了,倒是后院的那块菜地甚是宽敞,种了许多蔬菜,院中间还有一口大缸,想必是平日里积蓄雨水用的。地里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种了油菜花,成片的黄艳艳的花朵吸引了很多蜜蜂蝴蝶,飞来飞去的煞是好看。

    油菜花旁的青菜地,一个老尼正背对着我蹲在地里,她身边放了只小桶,手中拿了双筷子,翻动着那些青菜似乎正在找寻什么。

    现在正是乍暖还冷时节,我身上还穿着羊袄背心,她却只着一身单薄的僧衣,难道这静水庵堂

第十六章 还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