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或是有瘤,不一而足,又或者是言语的特征,所谓每句话开头必为什么什么之类,也就是常说的“招牌话”。但能以神态而著称的却并不多见,沈浪就是其中的一人,几乎通篇都可见其懒懒的微笑,小说开头曾做如此描写“嘴角微微向上,不笑时也带着三分笑意,神情虽然懒散,但那种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的味道,却说不出的令人喜欢”,这描写可以说是道出了沈浪的神韵。
正是其“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味道”的内在决定了其外在的神态,也就是让朱“爱到骨子里,恨也到骨子里”的懒洋洋的神态。就这样,内在的洒脱,外在的懒懒的微笑成了沈浪的特征,看过后,你能忘的了吗?
至于“剑眉星目的英俊少年”的外貌描写到是不仅显得多余,而且微不足道了。这武侠的俗套总得有一天能被打破!
(五)性格
朱七七曾说沈浪是那种“别人打你左脸,你便将右脸也送给别人去打”的人,此话虽并不十分贴切,但是也有几分传神。且看全书开头,沈浪被邀参加所谓的武林大高手大会,由于衣着寒酸,十足一落拓少年,就遭受了大高手中数人的白眼,但沈浪一点儿也不生气,更不恼怒,倒仍有几分怡然之相,而及至“见钱眼开”金不换向他索要银子时,他随随便便就给出了刚刚赚来的四百两银子,而金不换却嫌不够,沈浪竟也不生气,只是脱下了身上的皮裘给了金不换,如此一来,沈浪的形象就已是十分的传神!
此时,读者切莫和那“华山玉女”柳玉茹一样以为这沈浪不过是没有骨气的贱骨头,试想,其行为举止与那整日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不也有几分相似之处吗?其行为中所透露出的高尚的情操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呢?只是那“女诸葛”花四姑颇有几分识人之明,在她脸上露出的竟是微笑,是那理解的微笑!
(六)人格
人格不同于性格,人格往往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召唤的力量,沈浪以十岁左右的垂髫儿童身份,就能将自己数千万的家财尽数捐出,其胸襟之博大少有人能及,更何况他当时年纪尚幼,一小孩就能有如此举动,更是难得,也就难怪其成年后,已可笑傲江湖,睥睨武林!
古墓中金无望数次加害于他,但他丝毫都不介意,反以英雄之礼相待,是为识英雄重英雄,要知道人在江湖,便是各为其主,焉可事事皆从自己的利害出发,但话虽如此,行之却难,沈浪丝毫不计较个人利害,以宽恕之心待人,已是开创武侠史上的新纪元――敌人往往也可以成为朋友,更可为生死之交。而存在是有前提的――理解的智慧。
而王怜花一直欲置沈浪于死地,虽一直居于下风,但也可以算是他最大的敌人,但恩怨情仇亦不过尔尔,相逢一笑便可泯恩仇!王怜花终被感化,沈浪真可谓是有造化之功。
()智慧
许多人都说古龙笔下多有智者,似乎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此话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并不尽然。沈浪是古龙笔下第一位“无所不知”的智者,也似乎是最“无所不知”的智者,
正传沈浪(笑琪书友提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