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恐怖主义世纪档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附属国或刚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一时期的恐怖事件明显增多,手段日趋多样,劫机、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都有,袭击目标和活动范围已经超出国界,越来越具有国际性,逐渐形成了国际恐怖活动。

    7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组织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网络。据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的有关资料,80年代全世界共发生了近四千起恐怖活动,比70年代增加了30%,死亡人数则翻了一番。

    据有关专门研究国际恐怖活动的机构统计,在1970年到1979年的9年间,因遭恐怖活动丧命的人数多达4000人,年均400余人;1988年国际恐怖活动发生了856起,

    死亡人数多达660人,其中中东地区因民族矛盾比较复杂,共发生313起,占全世界恐怖事件的36%,是恐怖活动的多发地区。

    进入90年代以后,恐怖活动有了明显的变化,老的恐怖组织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组织开始出现。从联合国发表的一份关于“全球恐怖活动状况”的报告中获悉,1997年全球恐怖活动再次增多,高达560起,死亡420人。报告称:“国际

    恐怖主义活动中死亡的人数增加了。因为恐怖活动日趋残酷地袭击无辜平民并使用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或炸弹。”与此同时,报告强调:“恐怖行为更具隐蔽性和杀伤性。”事件发生后,再也没有人像过去那样站出来声称对事件负责。这是90年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因为他们发现保持神秘也是一种武器,其恐怖作用高于以往的声张。像美国驻东非使馆在1998年8月17日被炸至今还没有人声称对其负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恐怖主义类别

    国际上习惯按恐怖主义的行为性质划分,据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恐怖活动,另一类是非政府恐怖活动。

    一国政府用恐怖主义手段来对付另一个国家的人民属于国际恐怖主义。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利比亚、伊朗等国就常常受到这样的指责。非政府行为的恐怖主义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个大类,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

    自冷战结束以来,比较活跃、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奉行民族分裂主义的恐怖主义。这种恐怖主义的组成主要是极端民族主义者、自治主义者和分裂主义者,即独立倾向较强的民族派别,其运动的主要目标和奋斗方向是实现国家分裂,争取民族自治。像目前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正在发生的暴力事件就属此类。

    2、新法西斯主义的恐怖主义。这个派别奉行反动的种族主义,突出的表现是仇外、排外,其袭击对象主要是外籍工作人员。在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表现得比较突出。

    3、国际贩毒集团搞的恐怖主义。他们的活动一类属于相互争权夺利的仇杀,一类是针对有关政府部门的报复性暗杀活动。还有一些是曾经活跃一时的派别,像日本的“赤军”、秘鲁的“光辉道路”和意大利的“红色旅”,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等。这些组织都打着“革命”旗号,到处搞恐怖活动,是比较经典的恐怖组织。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尽管还存在,但是难成气候。

    4、邪教性质的恐怖主义。1995年在日本东京发生的地铁毒气事件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是由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一手策划的,在东京地铁施放了连希特勒纳粹分子都拒绝使用的沙林毒气,造成5000余人中毒,70人昏迷不醒。此次事件被国际反恐怖专家形容为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预演。

    世界各国反恐怖武装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具有极强战斗力的反恐怖特种部队是各国政府对付恐怖活动的主要手段,也是各国政府所面对的一项主要挑战。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几个主要国家的反恐怖武装。

    德国边防警察第九大队(英文缩写为GSC),它是在1972年恐怖分子特别猖獗的时期建立的。第九大队主要由6个中队和1个直升机联队组成,其中3个特种作战部队是整个反恐怖武装的主力。德国政府给这支反恐怖特种部队配备了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并保证足够的财政资源,其通信设备和机动车辆都是德国最先进的。所有队员都是百里挑一,年龄一般都在25岁到27岁之间,身高1.8米以上的。初选之后,队员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淘汰训练。成立20多年来,这支部队屡战屡捷,战功卓著。

    英国的反恐怖部队是“特别空勤团”(简称SAS),它的前身是英国在二次大战中屡立战功的“陆军特别空勤团”。1972年英国政府决定将其正式改为英国的反恐怖特种作战部队,对付日益猖獗的“爱尔兰共和军”及其它恐怖组织。这支部队大约有900人,总部设在伦

恐怖主义世纪档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