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儿子,名字应该是从山字旁的,如果是女儿,便是从文字旁的。这些都是我闲时想的字,你看一看,挑哪些好?”
云娘在家里无事时也想了些,她虽然已经识字了,也能读书,但总比不得玉瀚的学问深厚,便凑过去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有生僻的便问是什么意思。
但凡人对儿女,未免容易生那求全之心,就算是孩子还没有降生,便恨不得给他起一个极佳的名字,云娘亦是如此,看了半晌,竟然没有挑出一个满意的,“虽然都是好的,可是会不会还有更好的?”
玉瀚其实也是一样,于是到书房搬回来一套《说文解字》,两人一页页地翻看,每遇到字形字义均嘉的字,便先录下来。
这套说文解字共有十册,每册都有一寸许厚,故而到了晚饭时,他们也不过只看了小半册。撤了饭桌,正待再看,邓嬷嬷走了进来,回道:“周三的案子已经判了下来,他和**的几个一样的处罚,流放到千里外的台站效力,明日便起程。”
云娘不由得叹了一声,“竟这样快就结了案!”再一想也不出意料,赵家的目的是玉瀚,如今玉瀚已经被罢了官,案子自然也就要结了。又问:“李嬷嬷和红裳怎么样了?”
邓嬷嬷便道:“她们如今十分地悔恨,只是悔亦无用,只得给周三打点了行李,明日送他出门就是了。”
若是李嬷嬷和红裳早告诉玉瀚或者自己,处罚自然是要处罚的,只是周三哪里还会落到如今的下场?且周三并不足惜,可是却留下红裳带着小儿女们过活,自会十分艰难,她们酿下的苦果子也只有她们自己吃下去了。
虽然周三的事应该是赵家在背后捣鬼,但是周三被流放却是罪有应得,云娘并不同情他,便摆手示意邓嬷嬷可以退下了。
邓嬷嬷略一迟疑方才起身,云娘便问:“是不是还有什么事?”
“李嬷嬷和红裳一定要跟着我过来,说要见六爷一面,眼下正在二门外等着。”
云娘听了,心里自然明白,当初李嬷嬷之所以求到了自己面前,并不是她相信自己,而是那时事情已经非常急迫,而那段时间玉瀚又一直忙得很,她根本见不到。眼下玉瀚正在房中,倒不好自己决断,便瞧向玉瀚。
汤玉瀚听了摇摇头道:“不见,让她们走吧。”
云娘见玉瀚如此无情,自知他被李嬷嬷红裳两个伤透了心。玉瀚不过二十几岁,可是命运多舛,真心关切他的人一个个地离开了。在认识自己之前,李嬷嬷和红裳几乎是与他最亲近的两个人,也是最得他信任的。只看他将自己的产业完全托付给她们,却从没有多问过一句便知。
但没想到的是,正是从小伴着他长大的两个人,却一直在欺骗他,这其实比她们拖累他被罢了官还要令他伤心。按常理,玉瀚是主人,对于这背主的下人总要惩戒一番的,不过他其实对李嬷嬷和红裳总是不同,处罚也就免了,但是想再借此见到他也不能了。
邓嬷嬷答应了一声便要走,云娘却叫住了她,“嬷嬷,将李嬷嬷的东西都收拾了都给她吧。”李嬷嬷跟了玉瀚和自己这么久,自然也有些东西在这里,应该也能值些银子,拿了总能度日。
再瞧一眼玉瀚,见他正看着桌上的书,头也没抬,便摆手示意邓嬷嬷退下了。自己坐在一旁思忖,其实李嬷嬷和红裳虽然陪着
第139章 罢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